临沧市林业和草原局关于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珍稀濒危物种保护任务重”整改验收情况的公示
日期:2025-07-17 09:27
来源:临沧市林业和草原局
浏览:75次
字体:【

2025年7月14日,市林业和草原局会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对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珍稀濒危物种保护任务重”各县(区)自查自验情况开展复核和专题分析研判,进一步分析论证相关问题整改措施落实情况,验收组一致认为该问题达到市级验收条件,现予以公示。

一、问题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珍稀濒危物种保护任务重。临沧市存在问题,根据国家最新公布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临沧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和分布不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任务重。

(二)整改时限。2025年12月底。

(三)整改目标。加强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调查,掌握临沧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和分布,实施重要生态保护修复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拯救保护,全市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

二、整改措施及落实情况

(一)整改措施。一是开展临沧市生物多样性评价工作,对其资源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出合理建议,并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进一步开展保护工作。二是加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拯救保护。根据省级安排,与文山、红河、怒江、保山、普洱等州市于2021年底前,建立健全野生动植物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完善联合执法监管长效机制,组织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违法采集、交易、利用野生三七、石斛等野生药用植物、兰科植物;根据省级提出受威胁的具体物种种类及其生境区域,采取就地、近地保护措施,确保受威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各县(区)农业农村部门加强野生杜仲、野生三七、野生稻的种质资源保存,适当条件下进行野外回归,促进野外种群恢复。三是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开展绿孔雀调查监测,对重要栖息地开展修复治理,改善绿孔雀生活栖息条件,实施亚洲象栖息地适宜性改造修复,补充亚洲象食源,保障亚洲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二)落实情况。一是开展生物多样性评价。针对临沧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和分布不清的问题,临沧市组织开展了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工作,编制完成《临沧市生物多样性评价报告》,查明全市有维管植物586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6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62种;有脊椎野生动物88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62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7种。二是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规。组织开展《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执法检查;印发了《临沧市野生动植物保护联席会议制度》《临沧市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联席会议制度》《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开展了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专题调研,并在2022年10月24日召开的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及时听取审议市人民政府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三是健全完善联合执法监管长效机制。建立了临沧市野生动植物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和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联席会议制度,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清风行动”“网剑行动”“昆仑”“非法采集、出售、收购野生兰科植物专项整治”等专项行动,2021年以来,临沧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316人次、执法车585车次,监督检查场所2332处。查办野生动植物案件348起,其中刑事案件271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420人,收缴野生动物490只(头、尾),野生动物制品502件、346.88千克,没收非法猎具335个(张);共没收违法所得0.78万元,收缴罚款罚金47.07万元。四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结合“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世界大象日”“爱鸟周”等重要宣传节点,因地制宜编制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科普资料,组织开展保护科普宣传进公园、进校园、进社区、进集市活动,加大对法律法规政策和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宣讲,提高全民动物保护意识,弘扬绿色发展理念,共同促进野生动物保护与发展。2021年以来,全市共开展野生动物普法宣传教育活动500多场次,发放各类宣传单(册)20万余份,悬挂宣传条幅300多条,设立宣传板600多块、预警标识牌400多块。五是加强野生稻等种质资源保存。临沧市分布有疣粒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两种,总面积374.68公顷,其中疣粒野生稻374.56公顷、药用野生稻0.12公顷。为加强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临沧市境内建成“野生稻资源圃”1个,保育野生稻种质资源101份;建有两个野生稻保护点,分别为耿马自治县野生稻有疣粒野生稻保护点和药用野生稻保护点,总面积13.45公顷。六是开展野生杜仲和野生三七资源调查。2024年1月,农业农村部门对全市范围内野生杜仲、野生三七种质资源分布和保存情况进行了排查,经排查,临沧市范围内未排查到野生杜仲和野生三七种质资源分布;自2023年6月临沧市启动了林草种质资源普查,普查过程中未调查到野生杜仲和野生三七。七是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通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支持,持续开展亚洲象、绿孔雀、西黑冠长臂猿等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调查监测和栖息地修复,编制了《云南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计划(2025-2029年)》《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洲象栖息地恢复及廊道建设方案》《镇康南捧河极小种群绿孔雀监测保护及栖息地改造修复项目》《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2024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和监测项目实施方案》。2021年以来,累计建设亚洲象食物源基地1500亩、完成清除外来入侵物种1033亩,种植阿希蕉、甜龙竹等亚洲象喜食植物3万余株,清除枯老竹子675亩,开挖盐塘2个,投放食盐3000千克,安装警示宣传牌85块,修建避象亭1座;修复绿孔雀廊道20公里,修建13个饮水点、14个补食台及15个固定监测点;2021年以来记录到2头幼象、3只幼猿、15只雏鸟出生,亚洲象、绿孔雀、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持续增长。

三、验收情况及结论  

根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以及省市有关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方案、整改验收等要求,验收组一致认为该问题整改达到市级验收条件,符合验收要求,同意通过市级验收。

如果对该问题整改公示情况有异议,请在公示期间(2025年7月17日至2025年7月30日,10个工作日)实名书面向临沧市林业和草原局提出。联系电话:0883-2161535。

 

附件:组织验收情况表            

 

                           临沧市林业和草原局

                             2025年7月1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