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市生态环境局)
临沧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5年7月19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告表)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日期:2025-07-19 21:04 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浏览:93次 字体:【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以下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7月21日-2025年7月23日(3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三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电话:0883-2165088(传真)、0883-2122683 。电子信箱:lchbxzfw@163.com

通讯地址:临沧市临翔区玉带路202号。邮 编:677000。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500kV耿马变220kV接入系统工程

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永德县、镇康县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临沧供电局

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500kV耿马变电站内预留位置新建巡维中心1座,建筑面积1695m2。本项目本期共新建220kV出线4回,配套建设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调度自动化、电能量计量系统、通信工程等二次设施。其中:

①登科~南伞π入耿马变电站220kV线路工程(登科侧),最终形成1回至登科站,采用单回路架设,新建线路路径长约27km;

②登科~南伞π入耿马变电站220kV线路工程(南伞侧),最终形成1回至南伞站,采用单双回混合架设,新建线路路径长约27km,其中双回单边挂线路径长约2km,单回路径长约25km;

导线:截面采用2×400mm²;地线:沿单回路架设1根48芯OPGW光缆,双回架设2根48芯OPGW光缆,光缆按48芯G.652D考虑。

③佤山~南伞π入耿马变电站220kV线路工程(佤山侧),最终形成1回至佤山站,单回路架设,新建线路路径长约8km;

④佤山~南伞π入耿马变电站220kV线路工程(南伞侧),最终形成1回至南伞站,单回路架设,新建线路路径长约8km。

导线:截面采用2×300mm²;地线:沿单回路架设1根36芯OPGW光缆,光缆按10芯G.655B+26芯G.652D考虑。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大气环境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施工扬尘主要来源于线路塔基土石方开挖、杆塔架设;线路塔基施工扬尘影响主要集中在塔基施工区,塔基施工除特殊地质区域外均采用人工进行开挖,施工强度小,因此产生的地面扬尘量小。

机械燃油烟气主要由输电线路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产生,产生量较小,所含污染物主要为CO、NO2、HC等,呈无组织排放。

采取加强施工场地洒水降尘;对粉状粒料堆采取防尘布或网遮盖、袋装;控制车速,减速慢行等措施。

2、声环境防治措施

①要求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工作,做到预防为主,文明施工,并接受生态环境部门的监督管理。

②施工单位应合理布置各高噪声施工机械,采用噪声水平满足国家相应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的设备,控制设备噪声源强。

③对位于环境保护目标附近的塔基应依法限制夜间及午休时间施工;一般塔基施工应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如果因工艺特殊情况要求,需在夜间施工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时,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取得县区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并公告附近居民。同时在夜间施工时禁止使用产生较大噪声的机械设备,如切割机等。

3、水环境保护措施

①严格限制跨越地表水体两侧跨越塔的施工范围,严禁将施工范围划入水域范围内。

②施工期加强施工单位人员的行为管理,严禁将施工废水排入水库中,严禁将生活垃圾丢入水库中。

③施工结束后,督促施工单位进行场地清理,及时进行场地平整及植被恢复。

4、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生活垃圾:新建输电线路施工人员就近租住于当地村民房屋,施工固体废弃物依托于当地的垃圾收集和储运系统,与当地居民的生活垃圾一起集中处理。

建筑垃圾:建筑垃圾主要来自施工作业,主要包括混凝土、砂石及废钢配件等,其中产生的废混凝土、砂石回用于施工工序;废钢配件集中收集后交由废品收购站回收利用,对环境影响可以接受。

土石方:塔基及施工道路建设开挖土石方全部用于回填及绿化覆土,临时土石方堆存在塔基临时施工场地一角,后期用于塔基区平铺回填利用。施工便道剥离的表土部分装袋作为施工期临时拦挡利用,部分可堆放于道路沿线较平缓区域,施工期加以保护,施工结束后用于施工便道的耕地恢复及植被恢复。无弃方产生。

拆除固废材料:旧线和铁塔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废旧塔材、导线、金具等物料统一收集后交由建设单位回收再利用。

拆除房屋混凝土:运输至指定地点堆存。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土地占用保护措施

①建议建设单位以合同形式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开挖范围及开挖量,输电线路施工限制在事先划定的施工区内。

②对开挖后的裸露开挖面、临时堆土用苫布覆盖,避免降雨时水流直接冲刷;施工时开挖的土石方不允许就地倾倒,应采取回填压实等方式妥善处置。

③优化塔基布置,输电线路塔基尽量避开耕地,确实无法避让的,应尽量布置在耕地边角处,减少对农业耕作的影响,施工结束后对扰动区域进行复耕。

(2)植被保护措施

①施工需在征地范围内进行文明施工,集中堆放材料,严禁踩踏施工区域外地表植被。

②输电线路塔基施工时,建设单位应划定施工活动范围,避免对周边区域植被造成破坏。

③塔基施工开挖时应分层开挖,分层堆放,注意表土保护,施工结束后按原土层顺序分层回填,以利于后期植被恢复。

④对线路沿线经过的林区,采取高跨方式通过,严禁砍伐通道;输电线路采用先进的架线工艺,如无人机等展放线,减少对线路走廊下方植被的破坏。

(3)动物保护措施

针对项目区施工区对陆生脊椎动物的影响分析,为减免不利影响,应从动物的生境完整性和动物个体两方面同时进行保护。

严格划定施工范围,禁止施工扩大进入划定以外的区域,除征占区域外,减少不必要的植被破坏,尽可能保持现有陆生生态的完整。对施工区的高大乔木树种,能避让的尽量避让,能不砍伐的尽量不砍伐,以减少工程建设对植被和植物的影响。

(4)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措施

①生态保护红线内不设置施工临时占地,禁止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设置施工营地、牵张场等临时占地。

②禁止在生态保护红线内设置施工场地,对临近生态保护红线的施工场地四周进行围护、严格限制施工机械和人员活动范围,必要时使用地表铺垫(如彩条布、草垫、钢板垫等),尽量少破坏植被,少占用土地资源,以免引起评价区的植被资源减少破坏动物栖息地。

③严格遵守科学文明施工要求,禁止野蛮作业,工程车辆运输等应控制噪音及粉尘,减少施工漏油、工程污水对环境污染

④加强施工人员的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和执法管理,严禁捕猎、捕食野生动物和随意砍伐、践踏植被。

⑤施工结束后及时对临近生态保护红线的施工迹地进行土地整治、植被恢复和绿化并加强后期维护。

(5)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

①评价区内部均为优先保护区域,尽量减少工程占地,应在微观上进一步优化选址选线,通过塔基偏移和线路摆动,减少在优先保护区域的工程量。

②优先保护区内除必要线路工程永久占地外,尽量减少施工临时占地,在优先保护区范围内少设施工营地、牵张场等临时占地,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等外运至优先保护区域范围外并按要求处置。

③加强施工人员生态保护教育,严禁捕猎、捕食野生动物和随意砍伐植被。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有重点保护植物,进行就地保护,设置围栏和植物保护警示牌,不能避让 需异地保护时,应选择适宜的生境进移栽;如发现保护动物活体,避免主动伤及,严禁捕杀。

二、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1、运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工程运行期需对线路沿线及塔基进行定期巡查及检修,应对线路运行维护人员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尤其是野生动植物保护相关知识的培训,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对工程周边区域的动植物及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本工程生态影响评价区不涉及鸟类迁徙通道,但不可避免的会有鸟类经过,为减少工程建设对鸟类的影响,建议工程运营期加强线路巡护,观察是否有鸟类飞越或受到碰撞致死或受伤的情况,如发现有鸟类撞伤、撞死的情况应及时和当地林业部门联系,采取相应的措施。

线路运维人员定期巡线过程中,应避免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随意丢弃废弃物和排放生活污水,防止对水质产生影响。

2、运营期电磁环境保护措施

运行期做好设施的维护和加强运行管理,开展电磁环境监测,确保电磁环境影响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相关要求。加强对线路走廊附近居民有关高压输电线路和环保知识的宣传、解释工作,帮助群众建立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我安全防护意识。

3、运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

运行期做好设施的维护和加强运行管理,开展声环境监测,确保输电线路沿线的声环境保护目标处的声环境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要求。

4、运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

线路运维人员定期巡线过程中,应避免在沿线水体附近、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随意丢弃废弃物和排放生活污水,防止对水质产生影响。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运营期对周边地表水环境不会产生影响。

5、运营期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运营期本工程不产生大气污染物,不会对项目周边环境空气产生影响。

6、运营期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在项目运营期,定期巡线过程中,线路的检修可能产生少量固体废弃物运行维护过程中产生的废旧电气元件,经收集后委托厂家回收处置。变电站值守人员和检修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经站内生活垃圾收集设施收集后定期清运至当地环卫部门指定的垃圾收集点,随当地生活垃圾起处理,不随意丢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