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临沧市贸易业各项统计指标稳步增长,社消、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销售额(营业额)全口径增速在全省排位为8、6、1、5、5,与2023年(9、9、6、13、8)相比均有进位。尤其是零售业,2024年来稳居全省16个州(市)排位榜首,这表明临沧消费市场运行积极活跃、持续向好。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4年,临沧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25.4亿元,同比增3%,较2023年(7.5%)回落4.5个百分点,增速排全省第八位。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88亿元,同比增长6.5%,较2023年(10.5%)回落4个百分点;限额以下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96.52亿元,同比增长2.7%。
批发业:全市批发业销售额共实现235亿元,同比增8.3%,较2023年(7.8%)提高0.5个百分点,增速排全省第六位。其中,限额以上实现212.86亿元,同比增7.6%,较2023年(7.3%)提高0.3个百分点;限额以下实现22.14亿元,同比增15.8%。
零售业:全市零售业销售额共实现402.52亿元,同比增15.8%,较2023年(10.3%)提高5.5个百分点,增速排全省第一位。其中,限额以上实现88.04亿元,同比增10.3%,较2023年(9.1%)提高1.2个百分点;限额以下实现314.48亿元,同比增17.5%。
住宿业:全市住宿业营业额实现23.3亿元,同比增7.5%,较2023年(11.6%)回落4.1个百分点,增速排全省第五位。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4.88亿元,同比增-0.5%,较2023年(12.9%)回落13.4个百分点;限额以下单位实现18.42亿元,同比增9.8%。
餐饮业:全市餐饮业营业额实现78.76亿元,同比增9.8%,较2023年(21%)回落11.2个百分点,增速排全省第五位。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13.36亿元,同比增13%,较2023年(34.5%)回落21.5个百分点;限额以下单位实现65.4亿元,同比增9.2%。
二、运行中主要特点
(一)节庆活动助推消费。一年来,全市及八县(区)节庆活动异彩纷呈、促销手段各显神通,有力激发我市消费热度节节攀升。比如:临翔区“车行天下·惠享茶乡”车展、“车行天下·临沧圆梦”云闪乐购促销;云县“啤酒”狂欢节、“萝卜”节、第二届百国华侨华人联谊会“临沧优品展”;凤庆“天下茶尊 红茶之都”红茶节;永德“芒果之乡”文化旅游节;镇康县“女王价到 美丽特惠”、中缅“阿数瑟”山歌会;双江“三月女人天,亮丽妇女节”、“泼水节”、“冰岛茶会”;耿马”泼水节“、“青苗”节;沧源“摸你黑”狂欢节和全民健身运动会等。多种节日的举办、多种促销手段不断涌现、加之全市认真落实国家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火大批零售企业。
(二)升限入统单位增加促进消费转暖向好。2023年年度及2024年月度升限入统的单位数量增加,是2024年贸易业统计中最大的亮点和贡献,全年全市新增贸易业升限入统单位共199户(法人单位86户、个体户113户),年底限额以上贸易业在库单位数共769户(批发124、零售364、住宿83、餐饮198),比2023年年底增加160户(批发业增加19户、零售业增90户、住宿业增6户、餐饮增45户)。本年升限入统单位数增加,实现了联网直报以来最好水平,不仅是限额以上五大行业统计指标较快增长的有力支撑,更是消费市场转暖向好的有力证据。
表一:2024年与2023年限额以上单位在库数对比表:
2024年12月限额以上在库单位数(含个产) |
2023年12月限额以上在库单位数(含个产) |
|||||||||
小计 |
批发业 |
零售业 |
住宿业 |
餐饮业 |
小计 |
批发业 |
零售业 |
住宿业 |
餐饮业 |
|
全市 |
769 |
124 |
364 |
83 |
198 |
609 |
105 |
274 |
77 |
153 |
临翔 |
151 |
27 |
64 |
20 |
40 |
127 |
22 |
52 |
18 |
35 |
凤庆 |
106 |
6 |
69 |
7 |
24 |
83 |
6 |
50 |
4 |
23 |
云县 |
113 |
17 |
52 |
14 |
30 |
87 |
16 |
42 |
11 |
18 |
永德 |
107 |
13 |
67 |
6 |
21 |
81 |
10 |
52 |
8 |
11 |
镇康 |
76 |
17 |
33 |
4 |
22 |
61 |
15 |
25 |
4 |
17 |
双江 |
65 |
6 |
24 |
11 |
24 |
49 |
5 |
16 |
9 |
19 |
耿马 |
97 |
22 |
40 |
13 |
22 |
73 |
18 |
25 |
12 |
18 |
沧源 |
54 |
16 |
15 |
8 |
15 |
48 |
13 |
12 |
11 |
12 |
(三)政策扶持驱动市场消费转型。随着国家政策不断推出、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临沧消费市场引来消费高潮。尤其是国家推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以来,我市及时发布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信息,成立临沧市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专班办公室,积极组织政银企联合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宣传促销活动,强化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合理打造全市家电家具以旧换新系列活动,擦亮打响“情系民生·冬日巨惠”系列电话临沧特色品牌。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切实把党中央、国务院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作为惠民生办实事的重要举措落实落地。截至年底,全市消费品以旧换新使用国家以旧换新补贴约8489.1万元,带动销售约50872.3万元。其中:汽车报废累计收到申请652份(其中:燃油车323份,新能源车329份),审核通过607份(其中:燃油车289份,新能源车318份),应兑付补贴资金约1069.5多万元,直接带动汽车购买消费约3000多万元,已完成共481人856万元补贴兑付;汽车置换累计收到申请3140份,申请补贴金额约4791.1万元,直接带动汽车购买消费约34104.1万元;家电家居、家具、家纺以旧换新共核销28392单,使用补贴资金2545.5万元,直接带动家电家居消费约13351.8万元;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1660辆,销售金额约416.4万元,使用补贴资金83万元。在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两新”政策以及省、市、县(区)各级各部门创新举措的持续刺激下,临沧消费市场得到持续提升。
分类值看:1-12月,从23个限额以上商品零售类值指标中看出,人们受政策红利的驱动,逐步由吃、穿、用类等日常消费转型到居住、出行类消费(如表二)。出行类商品类中石油及制品类完成零售额34.66亿元,同比增速5.4%,占全市限上零售额比重29.9%;汽车类实现零售额28.11亿元,同比增13.5%,占24.2%。居住类商品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事实现零售额1.15亿元,同比增67%,占全市限上零售额比重1%;家具类实现零售额2.27亿元,同比增22.6%、占2%;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实现零售额1.97亿元,同比增0.7%,占1.7%。通过类值不难看出,政策的驱动让消费市场转型升级,居民的消费理念在逐渐转变。
表二:临沧2024年1-12月限额以上单位23类商品零售额增长情况 |
||||
指标名称 |
1-12月 |
|||
当期总量(万元 |
同期总量(万元) |
增速% |
占全市限上零售额比重% |
|
合 计 |
1159505 |
1129755.4 |
2.6 |
—— |
吃类商品零售额: |
332162.7 |
347029.6 |
-4.3 |
28.6 |
1、粮油、食品类 |
181521.7 |
194515.2 |
-6.7 |
15.7 |
2、饮料类 |
108642.8 |
107454.3 |
1.1 |
9.4 |
3、 烟酒类 |
41998.2 |
45060.1 |
-6.8 |
3.6 |
穿类商品零售额: |
11753.4 |
14818.6 |
-20.7 |
1.0 |
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
11753.4 |
14818.6 |
-20.7 |
1.0 |
用类商品零售额: |
91934.7 |
95340.8 |
-3.6 |
7.9 |
5、化妆品类 |
3566.7 |
3369.0 |
5.9 |
0.3 |
6、金银珠宝类 |
57.4 |
78.3 |
-26.7 |
0.0 |
7、日用品类 |
26505.2 |
28310.2 |
-6.4 |
2.3 |
8、 体育、娱乐用品类 |
1205.4 |
839.1 |
43.7 |
0.1 |
9、书报杂志类 |
19790.2 |
22136.6 |
-10.6 |
1.7 |
10、中西药品类 |
5507.8 |
7910.7 |
-30.4 |
0.5 |
11、文化办公用品类 |
22106.8 |
20425.0 |
8.2 |
1.9 |
12、通讯器材类 |
13195.2 |
12271.9 |
7.5 |
1.1 |
出行类商品零售额: |
627708.8 |
576603 |
8.9 |
54.1 |
13、石油及制品类 |
346588.2 |
328866.6 |
5.4 |
29.9 |
14、汽车类 |
281120.6 |
247736.4 |
13.5 |
24.2 |
居住类商品零售额: |
53996.3 |
45030.1 |
19.9 |
4.7 |
1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
11535.2 |
6907.0 |
67.0 |
1.0 |
16、家具类 |
22746.2 |
18552.7 |
22.6 |
2.0 |
1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
19714.9 |
19570.4 |
0.7 |
1.7 |
分县区看:1-12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3%,增速高于全市的有6个县(临翔区4.2%、凤庆县5.6%、云县6.7%、镇康县5.4%、双江自治县5.8%、沧源自治县4.2%)。以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来看,批发业零售额增速最高的为凤庆县100%、零售业零售额增速最高的为沧源自治县21.2%、住宿业中餐费收入及商品销售额增速最高的为耿马县166.6%(因为去年的住宿业报表没有细化分类填报)、餐饮业餐费收入及商品销售额增速最高的为耿马县25.4%。如表三
表三:1-12月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情况
批发业零售额(万元、%) |
零售业零售额(万元、%) |
住宿业零售额(万元、%) |
餐饮业零售额(万元、%) |
|||||
完成数 |
增速 |
完成数 |
增速 |
完成数 |
增速 |
完成数 |
增速 |
|
全市 |
314578.4 |
-10.1 |
833392.9 |
8.1 |
10054.5 |
32.6 |
130792.8 |
12.3 |
临翔区 |
298171.1 |
4.1 |
222723.7 |
6.4 |
3083.7 |
97.8 |
27736.7 |
23.0 |
凤庆 |
16.3 |
100.0 |
101124.5 |
17.8 |
1585.5 |
58.9 |
26160.3 |
17.2 |
云县 |
8641.7 |
-17.1 |
248709.1 |
15.5 |
1433.4 |
7.9 |
18580 |
23.8 |
永德 |
2143.2 |
-94.6 |
102673 |
-17.4 |
496.6 |
-1.1 |
14919.6 |
-26.2 |
镇康 |
2252.3 |
31.2 |
55499 |
12.0 |
1839.5 |
-18.7 |
10869.7 |
20.7 |
双江 |
3262.1 |
-17.8 |
43401.7 |
16.1 |
717.9 |
65.8 |
14534.4 |
20.0 |
耿马 |
91.7 |
-98.8 |
40805.4 |
20.5 |
353.3 |
166.6 |
9430.3 |
25.4 |
沧源 |
0 |
0.0 |
18456.5 |
21.2 |
544.6 |
47.8 |
8561.8 |
11.1 |
(四)统计培训及服务助提数据质量。一年来,与行业部门通力协作、积极配合,结合省统计局《贸经统计源头数据质量核查办法》的要求,多次深入企业调研、举行多场调度会,在调研中掌握企业基本情况、在面对面交谈中发现问题、在数据核查中纠正易错指标。调研时,一对一解答企业对报表的疑问、手把手指导指标的细化范围、点对点分析取数依据;培训时,详细讲解每个统计指标、认真分析每组数据的波动情况、重点强调源头数据必须真实有效;通过多轮调度、多次培训,企业意识到统计数据的重要性,填报报表的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表间细化得以重视,数据之间的匹配性、逻辑性、完整性大幅提升,并且做到情愿报数、自觉报数、高质量报数,使贸易统计数据质量大幅提高,让统计服务进一步升温。
三、主要存在问题
(一)政策驱动消费转型导致日常类商品滑坡。随着国家对汽车、家用电器、电子产品等高端商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力度的加大,受政策红利的驱使,人民的购买欲望侧重于大宗商品,对日常用品的消费不突出,致使日常消费类商品严重下滑。从1-12月商品零售类值来看,增速在30%以上的仅6个小类,分别是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商品111.8%、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105.9%、体育、娱乐用品类43.7%、机电产品及设备类39.1%、新能源汽车36.1%,吃、穿、用类商品急剧下滑,比如粮油食品类增速-6.7%,比去年同期(41.9%)回落48.6个百分点;饮料类增速仅1.1%,比去年同期(8.3%)回落7.2个百分点;烟酒类增速-6.8%,比去年同期(24.7%)回落31.5个百分点;服装鞋帽纺织品类增速-20.7%,比去年同期(43.6%)回落64.3个百分点;日用品类增速-6.4%,比去年同期(20.5%)回落26.9个百分点。增速超30%的仅6类,相比去年的10类大幅减少(见表四)。
表四:1-12月限额以上商品零售类值(增长在30%以上排序) |
|||||
2023年1-12月 |
2024年1-12月 |
||||
类值 |
零售额(万元) |
同比增长(%) |
类值 |
零售额(万元) |
同比增长(%) |
二手车 |
10077.6 |
237.2 |
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商品 |
4163.6 |
111.8 |
服装类 |
7144.1 |
111.3 |
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 |
3210.3 |
105.9 |
新能源汽车 |
27252.5 |
110.8 |
体育、娱乐用品类 |
1205.4 |
43.7 |
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 |
388.7 |
79.5 |
机电产品及设备类 |
8695.8 |
39.1 |
水产品类 |
6526.3 |
68.9 |
新能源汽车 |
38516.5 |
36.1 |
可穿戴智能设备 |
181.2 |
51.5 |
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 |
519.3 |
33.6 |
体育、娱乐用品类 |
672.5 |
50.1 |
|||
肉禽蛋类 |
25025.6 |
48.6 |
|||
干鲜果品类 |
17320.4 |
46.6 |
|||
蔬菜类 |
28482.1 |
42.8 |
相比去年同期,日常消费类商品增速严重回落,尤其是占零售额比重较大的行业下滑严重,如石油及制品类、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等都不同程度下滑。如下图:
(二)在库企业规模小影响限下社消核返。全市都在加大升限入统上下深功夫,但很少认真分析研究将企业做大做强,2024年底,全市在库限额以上批零住餐法人企业单位达374户,但规模都较小,大型企业仅3户批发业(“两油一烟”),销售额增速均负增长,中型企业33户(1-12月销售额(营业额)增速负增长的就有13户),大中型企业占比仅为8.8%,其余都是小微企业。并且商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在10%以上的仅有4类(石油制品类28.7%、汽车类25.5%、粮油食品类16.2%、饮料类10.3%),表明行业规模结构不平衡,限上小微企业如果当月数据销售额(营业额)超限,在核返限下社消时会被剔除超限的小微企业零售额,影响限下社消数据核返依据中小微增速变动量一项,从而致使全市社消受影响。此外,规模小的各行业(各单位)实力羸弱、营销水平不高,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低,市场稍有波动就无法正常运营。
(三)批零住餐四行业限上限下占比不均衡。全市批发零售业销售额、住宿餐饮业营业额限上限下占比不均衡,批发业限上占比90.6%、限下9.4%,零售业限上21.9%、限下78.1%,住宿业限上20.9%、限下79.1%,餐饮业限上17%、限下83%。占比的不均衡给全市带来难以把控的局面,批发业限上相对较高,但只要月度增量稍大就会挤压限下,甚至使限下总量出现负增长。其余行业限上单位规模小,一旦经营受挫,达不到统计在库条件,就有退库风险,退库不成功的企业(个体),需要带基数填报数据一年,这意味着该行业的支撑单元减少,导致行业参与经济核算的力量削弱,也会成为下拉各期增速的主角。
四、主要措施与建议
(一)抓政策扶持同时兼顾各行业发展。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开展以来,大多侧重于汽车、电器、家具、家装等行业的促销,忽略了商品零售中占比较大的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等行业,希望各级各部门兼顾好促销的均衡性,让全市各行业循序渐进持续发展。
(二)深挖企业发展潜力,将大中小型企业做大做强。目前全市在库的限上单位规模小、总量小。1-12月,批发零售业销售额超亿元的仅30户、住宿餐饮企业营业额超1千万元的仅16户。所以在规模小、总量小、质量弱的状态下,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对现有限额以上单位加大扶持力度,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实际,精准摸清各企业的真实情况,对成长性好、发展空间大、风险防控能力强的大中型企业做大做强,成为全市龙头企业,将当月超限额的小微企业鼓励提升规模,向大中型企业靠拢,避免核返限下社消数据时被剔除。
(三)坚定不移坚持依法统计。9月13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施行,并在立法目的中增加“加强统计监督”的规定,明确“统计机构对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国家重大经济社会政策措施情况、履行统计法定职责情况等进行统计监督”。我们建议全市各级各部门重视并认真组织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深入了解统计法定职责,坚定不移支持依法统计。统计部门将依法履行部门职能职责,坚决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围绕中心任务、强化统计服务,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临沧实践中作出统计贡献。
审签人:张亚鹏 撰稿人:杨秀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