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云南省人民政府
临沧市人民政府
本站支持IPv6/IPv4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临沧市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国家相关文件
云南省文件
临沧市文件
政策文件
国务院行政法规库
云南省规章
规章
规范性文件
其他文件
临政发
临政办发
临政任
市委文件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领导
领导活动
机构职能
政府会议
政府常务会议
政府全体会议
政府其他会议
政策解读
国务院政策解读
云南省政策解读
临沧政策解读
规划信息
专项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
临沧市其他规划
统计信息
统计公报
统计信息
统计年鉴
财政信息
财政资金直达基层
政府预决算
部门预决算
三公经费
行政事业性收费
政府工作报告
发展计划报告
基层政务公开
重大项目建设
批准服务和监管
项目批复
招标投标信息
征收土地
质量安全监督信息
竣工、施工有关信息
重大建设项目信息
投资审批
建设环境影响评价
行政权力事项
行政许可及其他管理事项
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
行政事项办事指南
行政执法信息公开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社会公益领域
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
公共文化体育
基本医疗卫生
环境保护
灾害救援
公共企事业单位
临沧市红十字会
民生信息
人事信息
人事任免
招考招聘
公务员招录
云南省公务员招录
政务公开工作动态
重大决策预公开
制度及目录
重大决策听证事项
民意征集
决策后评估
其他法定信息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情况
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年度办理工作情况
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双随机 一公开
政府网站年度工作、监管报表
公租房信息
招生信息
稳岗就业
稳岗就业信息
应急预案
国有企业信息
新闻发布
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临沧新闻发布会
权责清单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政府信息公开基本目录
市政府公报
市级/县(区)平台链接
依申请公开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领导活动
锁 飞:坚定信心不动摇 坚持目标不改变 努力确保大灾之年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发布日期:2010-04-07 08:30
信息来源:市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20
字体:【
大
中
小
】
──在全市春耕生产推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锁 飞
(
2010年4月2日
)
同志们: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在曲靖宣威召开的全省春耕生产工作现场会和水利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全市抗旱抓春耕的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今年农业稳定发展,农业持续增收工作,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召开今天的全市春耕生产推进工作会议。全省春耕生产工作现场会议精神主要体现四句话:抗大旱,保民生,抓春耕,促发展。全省水利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主要体现四句话:抓机遇,强规划,上项目,促发展。
刚才,奎荣同志、状生同志分别就抓抗旱保春耕、抓劳务促增收和抓建设100件以上骨干水源工程、100万件以上“五小水利”工程、“两个一百”兴水利作了发言;省委、省政府抗旱督办组成员、省扶贫办革命老区处副处长张平同志,对下一步如何做好抗旱救灾工作提了很好的建议;迎春同志、惠云同志对相关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增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去冬今春以来发生的10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威胁,给人民生活特别是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和农村人畜饮水带来很大困难。特大旱灾呈现六大特点:一是灾害持续时间长,属百年不遇;二是损失巨大,灾害带来的损失超过了20亿元;三是灾害叠加,除旱灾之外,还发生了霜冻、冰雹等灾害;四是受灾的范围广;五是群众生活困难。
灾情发生后,省委、省政府及省直有关部门对我市抗旱救灾工作高度重视和关心,多次派出抗旱救灾督办组、工作组和技术指导组进驻县(区)、乡镇指导帮助抗旱救灾工作,并给予了很多关心和支持。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派出了八个督办组深入各县(区)对开展抗旱救灾工作情况进行督办和指导,做到“思想认识、领导责任、工作措施、检查督促、行政问责”五个到位。各级各部门精心部署,全面动员,切实抓好各项抗旱救灾措施的落实。各县(区)抗旱救灾工作部署早、力度大,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紧急调拨资金、物资、人员,组织干部群众积极抗旱,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抗旱救灾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贯彻中央、省的指示坚决;二是抗旱的重点突出,效果明显;三是灾区干部群众抗灾积极性高;四是全社会关心支持抗旱。截止
3月31日
,全市已投入抗旱救灾58.54万人次,投入资金6563.7万元,抢修灌溉沟渠
638公里
,投入抗旱机械4778台套,机动运水车辆3218辆,发射人工增雨火箭弹766枚,实现抗旱浇灌面积63.3万亩,实施冬春粮食作物保苗13.4万亩,核桃、甘蔗、茶叶、蚕桑、蔬菜等经济作物保苗42.8万亩。抢收甘蔗131万吨,临时解决了55.6万人、28.16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已完成受灾甘蔗开挖种植沟7.3万亩,对绝收的小春农作物,改种补种1.53万亩,完成早熟农作物种植2.78万亩,完成早稻育秧1.72万亩,移栽早稻3万亩,开展农作物病虫害有效防控面积52.94万亩,组织收割小春粮食作物41.88万亩。
受严重干旱的影响,今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着极其复杂而严峻的形势。一是确保粮食生产目标压力增大。预计小春粮食产量只能完成7.1万吨,减产4.93万吨,减产幅度达42.5%。小春减产,将对完成79万吨粮食生产目标压力增长。二是确保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增大。因灾使甘蔗、茶叶、油菜、蔬菜、冬马铃薯、豆类等经济作物损失较大。加之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和饲料等农用物资市场价格普遍上涨,农民群众发展种养殖业的成本增加,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较大。三是保障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压力增大。干旱造成城乡居民和大牲畜饮水困难,需口粮救济人口增加。如果旱情继续加重,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压力将进一步增大。
面对仍在持续的灾害,各级各部门要树立连续作战的作风,坚定信心,坚持年初制定的农业生产目标不动摇,坚持粮食生产目标不动摇,坚持农民增收目标不动摇,努力夺取大灾之年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新胜利。
二、下定决心,坚决打赢抗大旱、保民生、抓春耕、促发展这场硬战
当前,已进入大春生产的关键时期,各级各部门要把抗大旱、保民生、抓春耕、促发展,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采取超常规措施,抢抓最佳节令,保质保量完成春耕工作,全面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水保障能力,千方百计确保工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确保全年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总体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当前,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优先安排好群众生活问题。群众的生活,一是要安排好吃饭;二是饮水困难。解决群众饮水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要摆在抗旱救灾工作的第一位。要想尽一切办法,保证群众的生活用水。对缺水问题要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饮水解困方案,落实供水措施。重点抓好现有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千方百计增加抗旱水源,加快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各类抗旱设施,尽可能多引、多拦、多蓄水。对资源性缺水的地方,要组织运水、送水,不惜代价,千方百计缓解人畜饮水困难,绝不能让一个群众没有水喝。同时,抓好全市18万人饮工程建设,落实对城乡特困群众的低保提标工作。
(二)扎实抓好春耕工作。今年小春减产,大春也面临着许多困难,一定要高度重视春耕生产,抢抓当前最佳农业时令,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全力以赴保春耕,力争做到小春损失大春补、粮食损失经济作物补、种植业损失养殖业补、农业损失非农补。
1.坚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增产。在今年的粮食生产上,要多个轮子一齐转,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努力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400万亩以上,以稳定面积保增产。一是要努力扩大大春粮食播种面积。全市大春粮食播种面积要力争达280万亩以上,要组织农民群众,把田边地角各类空闲地块充分利用起来,并及时指导做好缺塘作物的补苗补种,确保大春农作物满栽满插。二是要努力扩大农作物间套种面积。充分利用新植核桃地、甘蔗地、烤烟地等土地资源,加大粮粮、烟粮、蔗粮、果粮、菜粮等不同类型的大春农作物规范化间套种技术推广力度,确保全市农作物高产立体间套种面积达150万亩以上,其中,甘蔗地套种马铃薯面积达20万亩以上;三是要努力扩大晚秋作物种植面积。各县(区)要认真做好规划,把晚秋作物作为一季重要的作物来抓,特别要在再生稻留蓄、秋大豆、秋荞等作物种植上取得新突破,力争全市晚秋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到50万亩以上,其中,晚秋粮食种植面积达40万亩以上。
2.坚持大兴科技夺高产。2009年,我市粮食平均单产仅198.5公斤,比全省244公斤少45.5公斤,粮食增产的空间仍然较大。要着力依靠科技,力争今年大春粮食生产每亩平均提高20公斤以上。一是要努力扩大良种推广覆盖率。要通过开展农作物高产创建活动等措施,确保全市大春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完成40万亩以上,优质水稻种植面积完成35万亩以上,杂交玉米种植面积完成55万亩以上,优质玉米种植面积完成50万亩以上。二是要加大集中育苗移栽技术推广力度。各县(区)要认真总结永德县开展的水稻集中育苗经验,积极筹集资金,大面积组织推广水稻旱育秧、玉米营养袋育苗和机制钵育苗定向移栽技术,力争玉米育苗定向移栽面积达25万亩以上,亩增产粮食达40公斤以上。三是要大面积推广地膜玉米栽培技术。全市要结合农作物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组织实施玉米地膜覆盖栽培高产示范区建设达17万亩,带动全市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45万亩以上,确保亩增产粮食达25公斤以上。四是要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地质量。要加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宣传,积极引导农民群众购买新型农机具,努力提高水稻、玉米等全程机械化服务水平,保障农作物适时栽种。五是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要确保大春作物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达200万亩以上,促进节肥增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三)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一是要抓好烤烟生产。今年省政府对我市烤烟产业给予了很大支持,先后两次增加了烤烟生产收购指标,各县(区)要高度重视烤烟生产工作,切实种好、管好、收好烤烟,稳步提高烤烟效益。确保完成烤烟种植19.43万亩,完成58.4万担烤烟收购任务,烤烟收购价格在上年的基础上每公斤提高1元,增加农民收入1.5亿元。二是要抓好甘蔗、茶叶、核桃等传统产业。今年由于干旱,导致春茶发芽全面推迟,产量减少,但茶叶价格大幅度上扬,春茶平均价已达30元/公斤。对绝收的茶园要引导群众进行修剪改造。甘蔗生产方面,虽然入榨量减少,但各制糖企业提高了收购价格,较去年平均每吨提高了35.5元,预计可增加农民收入0.18亿元,对受灾的蔗园要及时做好甘蔗的翻种、补种等工作,稳定甘蔗种植面积。核桃、马铃薯等农产品价格都在上涨,也将增加农民收入。要继续深入开展核桃管护大会战,提高核桃抚育管护水平,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加。三是要抓好畜牧业。各级各部门要帮助农民解决养殖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要努力提高养殖的规模化和科学化水平。确保生猪出栏达200万头,大牲畜出栏达13万头,力争畜牧业产值达30亿元。四是转移农村劳动力。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下大决心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12.7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1万人、收入达8.8亿元以上的目标任务。要加大劳保、农业、扶贫、教育等部门专项培训资金的整合力度,依托技工学校、县(区)职教中心、农村中小学及社会其他机构的场所、设备、师资力量开展培训。要在巩固现有合作机制的基础上,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组织招聘会,主动联系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的劳务中介组织和用工单位,同他们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落实政策开展订单式劳务输出,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同时,要切实维护好农民工权益,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四)抓住“两个一百”兴水利。旱灾对临沧的危害是重大的,灾害暴露了我市“三农”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也给我们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省委、省政府决定,从今年到“十二五”末的6年时间,全省将投入1000亿元左右,开工建设100件以上骨干水源工程和100万件以上‘五小水利’工程”,这对推进我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痛定思痛,我们要反思旱灾暴露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十分脆弱的教训,本着改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状况、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人民群众的总体要求,举全市之力,从今年开始至“十二五”末,对具备修建小型水源工程条件的区域,遵循“从实际出发,统筹安排,科学利用,合理布局”的原则,大干快上一批以人饮解困、“五小水利”为主要内容的生存水利建设;以人饮安全、农村水电和人均1亩以上的基本农田为主要内容的温饱水利建设;以中小型水源工程、灌区续建配套、干支渠防渗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小康水利建设;以中型水源工程,调水工程、城市防洪工程、城市节水防污工程和农业节水灌溉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水利建设,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五小水利”工程建设、重点骨干水源工程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被动局面。
围绕上述重点工程建设,各县(区)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抓好规划。要抓住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水利和发展现代水利的机遇,做实规划,突出抓好项目储备,努力建设11件中型水库、20件小(一)型水库、3.8万件“五小水利”工程、17件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项目、12件中央财政小型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4个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17件干支渠防渗配套工程、4个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骨干工程、 96.59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20条河道治理工程等项目。二是抓好项目。中小型水库及配套工程、“五小水利”工程一齐上。今年,康家坝水库、鸭子塘水库、郭大寨水库、大转水水库和中山河水库要争取列入省级40件重点骨干水源建设,要抓好沧源东丁水库、双江南等水库灌溉工程建设,小(一)型水库要完成20件、病型水库要完成155件,“五小水利”工程要按照“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的原则,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加快建设步伐,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确保今年建成一批“五小水利”工程。;三是抓好耿马另仂水库、永德大雪山水库等一批在建工程;四是抓好中低产田地改造、兴地睦边等项目。
(五)严密防范森林火灾。
3月27日
以来,我市境内出现人工降雨和自然降雨相结合的降雨天气,旱情、森林火情得到有效缓解。但就今年气候条件显示,我市森林防火工作任务还十分艰巨,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清明节即将到来,按照民间习俗,扫墓者和节日踏青者仍将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这又将是一个森林火险高发期,森林防火工作形势仍然严峻。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要严格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宣传,增加巡查密度,积极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六)部门联动,保持社会稳定。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高度重视灾区群众生活安排工作,千方百计安排好群众生活,确保困难群众生活不出问题。要保证灾区粮油、肉类、蔬菜等市场供应,搞好重要商品物资的运输调度,加强市场监测和调控,防止价格大幅波动。要避免出现春夏粮荒和因旱致贫。对特殊困难群众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活救助方案,加大对受灾群众特别是重点旱区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保障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灾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发改、财政、水利等部门要继续加大对旱区抗旱救灾资金物资的支持力度,加快应急水源等项目建设。农业、林业、科技等部门要组织力量,深入一线,对灾区抗旱、春耕、森林防火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做好种子、种苗、抗旱设备的保障工作。气象部门要加强天气会商和灾情监测,适时开展人工增雨。粮食、商务部门要根据灾区市场变化,加强粮油等的调剂、调运,及时做好储备粮油、商品粮周转库存的出库,保证灾区粮油和各种生活品的供应和价格稳定。工商部门要加强市场秩序管理,打击各种扰乱市场的行为。电力、石油等部门要优先保证抗旱用电、用油。民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受灾群众的救助力度,妥善安排好灾区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
三、转变作风,真抓实干,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三农”工作力度,确保各项支农惠农措施、农业农村发展的责任和要求落实到位,主要领导要把精力和工作重心落实到春耕生产和农业农村发展上来,确保抗大旱、保民生、促春耕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大灾之年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强化组织领导。要进一步加强对抗大旱、保民生、抓春耕、促发展的领导,建立和完善领导机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政主要领导直接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合力抓的责任制,切实组织精兵强将,深入抗旱救灾和春耕生产一线,组织抗大旱、抓春耕;要建立和完善灾情和春耕生产情况报告制度,农业抗灾救灾情况和春耕生产进度要实行一周一报,一周一通报;要加强督查工作,市抗旱救灾督导组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配合省督办组抓好抗旱救灾和春耕生产督查工作,对工作缺乏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措施不力,工作不扎实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要按照有关要求严肃查处。
(二)强化农资保障。农业、供销、经委等部门要对春季农业生产用种、用肥、用药、用膜、用油等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切实抓好农用物资,特别是救灾备荒农作物种子储备。全市需要储备救灾备荒农作物种子800吨,必须保证到位。工商、质监、农业等部门,要加强农用物资市场监管,坚决严厉打击假劣农用物资,大灾之年决不能有坑农害农的事件的发生。
(三)强化投入保障。今年省政府去年基础上,将对春耕生产新增3亿元。从2010年起至2012年,省级筹集不低于100亿元资金支持水源工程建设,到2015年6年累计投入达到1000亿元以上。省级各部门将把项目和资金更多的向“三农”倾斜。市、县(区)财政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安排重点水利工程的项目前期费用,争取一大批水利项目进入省级盘子,增加农业生产尤其是春耕生产的投入,对调供救灾备荒农作物种子,市级财政先安排50万元资金给予贴息。对良种推广、水稻集中育苗和营养袋、机制钵育苗定向移栽等技术推广,各级各部门要积极给予资金支持。金融部门要调整信贷结构,增加对农业生产的信贷投放。水利、发改、财政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就水利工程资金筹措问题,尽快作一次专题调研,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报市委、市政府审定。同时,要抓住机遇,积极动员,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的投入。总之,强化投入要做到争取上级一块,市县投一块,融资贷款一块,群众投工投劳投资一块,接受捐赠一块。
同志们,面对严重的旱情和严峻的农业生产形势,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确保定下来的目标不变、任务不变,以 “三个一百”目标任务作为工作抓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整合各种要素资源,全力以赴,抓好春耕生产各项工作,夺取抗灾夺丰收的全面胜利,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分享:
打印
关闭
上一篇:
锁飞: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努力推进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下一篇:
市政府副市长杜俊军对临沧当前抗旱救灾时期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三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