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国徽 临沧市人民政府

img-1-54.jpg
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临沧方案”
日期:2025-08-19 09:14
作者:魏江跃
来源:临沧日报
浏览:343次
字体:【

8月16日,以“科技赋能产业 开放链接世界”为主题的2025腾冲科学家论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与开放合作(临沧)专题活动在临沧拉开帷幕。来自国内外的院士专家、政企代表齐聚临沧,共同探讨高原特色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分享科技创新与开放合作的前沿观点。

  这场盛会不仅展现了临沧作为中国连接印度洋陆路通道的战略价值,更揭示了科技如何重塑农业产业链、推动边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

  

从“开放末梢”到“前沿门户”

  “临沧的比较优势在于其独特的区位条件和政策红利。随着粮食、水果、冰鲜水产品等海关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投入使用,临沧正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25亿人口市场的关键枢纽。”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金旭指出,临沧应进一步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农业合作,探索“农业+边贸+数字经济”新模式,推动跨境农业合作区建设,让开放红利真正惠及边疆经济。

  这一观点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同。在全球供应链重构的背景下,临沧的区位优势不仅意味着物流成本的降低,更代表着中国农业“走出去”的新机遇。

  随着大临铁路通车、临清高速公路建成,以及清水河口岸扩大开放,临沧已成为中国连接印度洋最近的陆路通道。经孟定清水河口岸出境,72小时即可抵达缅甸仰光港,为跨境贸易与国际产能合作提供了高效物流支撑。临沧,这座曾经被视为“开放末梢”的边境城市,如今正加速转型为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前沿门户”。

  

深化产学研融合,加速创新科技成果转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腾冲科学家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邓秀新在《澳洲坚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报告中指出,临沧坚果产业虽然规模庞大(占全球种植面积的37%),但仍需在品种改良、精深加工和品牌建设上加大投入。他建议通过基因育种、智能栽培技术提升坚果品质,同时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如坚果油、蛋白粉等,以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继华在《科技赋能高原特色农业》的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云南农业的未来在于“智慧化”和“绿色化”。他提出,通过精准农业技术,临沧的咖啡种植户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光照强度,优化种植管理,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此外,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潘灿平在《植物健康管理与农产品提质增效》的报告中提出,农药减量化和绿色防控技术是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他提出,临沧的茶叶、咖啡等作物可通过生物激活剂和富硒强化技术,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同时,提升营养价值和市场溢价能力。

  这些前沿观点共同指向一个趋势:临沧的高原农业正从传统的资源依赖型向科技驱动型转变。目前,全市已建成3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涵盖农业、医疗、能源等多个领域。这些高端人才的引入,不仅提升了临沧的科研水平,也为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市场洞察。

  “中国每3杯普洱茶、每5杯红茶中,就有一杯源自临沧。”全市绿色食品茶园面积91.14万亩,有机茶园面积52.23万亩;从“茶旅路线、茶事活动、直播带货”到“茶仓储交易中心、园区化加工”,临沧把茶从山头名气带到产业协同的新阶段。

  2024年,全市核桃种植面积800.39万亩,居全省第2位,实现产量57.15万吨、综合产值121.99亿元,量质齐升。

  临沧坚果也以263万亩的种植面积,产量15.87万吨,一跃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澳洲坚果种植基地。

  如今,无论是茶叶,还是咖啡、临沧坚果、核桃,通过院士工作站、国家级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在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中,科技创新被视为突破资源转化瓶颈的关键,临沧正在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农业科技生态。

  

链接全球市场的“临沧路径”

  云南区位条件独特,临沧更是从末梢变前沿的代表,是连接国内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市场的战略枢纽和重要通道。

  “如何用好‘大基地+大通道’的组合优势,让更多云南及中国的蔬菜、水果、咖啡、茶叶等农特产品进入国际供应链?如何创新‘农业+边贸+数字经济’模式,在跨境农业合作区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如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开放红利更好惠及各族群众?这就需要凝聚在座各位科学家和企业家的智慧力量,需要大家充分合作,共同探索出一条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农业与对外开放合作新路径。”腾冲科学家论坛联合主席、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认为。

  开放不止于物流,提升产业竞争力才是关键。专家指出,临沧要深入挖掘“生态产业+扩大开放”的叠加优势,以区位优势助推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以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临沧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这些观点与临沧的实践不谋而合。2024年,秋珀庄园的“水洗巴天”冠军豆创下云南咖啡生豆拍卖价最高纪录,展现了临沧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2024年2月25日,临沧首单采用“一箱制”铁海联运模式在临沧中远海运物流的大力帮助下,通过铁路运输至钦州港,随后海运出口至日本横滨,全程无须中途换箱。2024年6月,34吨从缅甸进口的药食同源商品黑芝麻在孟定清水河口岸顺利通关。当下,临沧坚果通过科技产业赋能实现产量翻番,被装进“三只松鼠”的坚果袋远销海外;在全球拥有15000家门店酷迪咖啡的加持下,为临沧咖啡的远行插上腾飞的翅膀。

  当前,临沧正依托中缅印度洋新通道,积极拓展国内国外市场,创新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临沧的未来:生态、科技、开放共赢

  本次论坛传递出一个清晰信号: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示范应用,推进茶、糖、果等农业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临沧正在成为高原特色农业创新发展的标杆。

  生态优先、科技赋能、开放合作,这三大关键词定义了临沧乃至云南农业的未来路径。可以预见,随着科技持续赋能、开放不断深化,临沧将在高原特色农业赛道上跑出“加速度”,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国际化的一张亮丽名片。而这场论坛所凝聚的前沿观点,也将持续影响行业未来,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临沧方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分享: